新闻资讯
NEWS近日,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召开2025年“建功葛洲坝 全力保增长”劳动竞赛启动会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现场推进会,“谭必轩劳模创新工作室”被集团授牌并获得5万元创建支持资金。该工作室以劳模精神凝聚团队,推动创新成果标准化、专利化,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“DASU经验”。
技术攻坚与人才培养的双轮驱动 “谭必轩劳模创新工作室”由中国能建劳动模范谭必轩带领团队,依托巴基斯坦DASU水电站项目,以“弘扬工匠精神、推动技术革新”为宗旨,聚焦技术难题攻克、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,推动创新成果标准化、专利化,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“DASU经验”。 工作室成立以来,累计申请发明专利24项,发表高水平论文16篇,获批地市级科技奖项12项,为巴基斯坦当地培训技能人才825人次,培养高级技师3人、技师5人、高级工5人及专业技术骨干11人。 师带徒签订仪式 工作室创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,如“复杂地质条件下特大断面导流洞开挖施工技术”“大坝智能浇筑技术”等,推动企业标准编制5项,填补行业多项技术空白。通过“传帮带”模式,累计培养中巴技术骨干209对,使巴基斯坦员工从“低端劳务”向高附加值岗位转型,2024年培训人次达322人,显著提升当地就业稳定性。 跨文化协作与可持续发展 “谭必轩创新工作室”不仅是技术创新的“孵化器”,更是中巴合作的桥梁。 工作室通过技术转移与联合研发,帮助巴基斯坦缩小水电技术差距,增强社区对现代化工程的认同感,同时以绿色施工技术保护当地生态环境。中巴团队在项目实施中共同解决技术难题,促进文化交流与信任,累计建立师徒关系211对,成为跨文化协作的典范。 培训中心 工作室还与当地高校建立实训基地,为巴基斯坦能源领域储备青年技术人才,打破行业技术壁垒。通过技术革新与本土化培训,推动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下中巴技术标准互鉴,树立“中国建造”品牌形象。
谭必轩创新工作室不仅是技术创新的“孵化器”,更是中巴合作的桥梁。工作室以劳模精神凝聚团队,推动创新成果标准化、专利化,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“DASU经验”。 未来,“谭必轩劳模创新工作室”将继续以实干与创新践行“共商共建共享”理念,持续为项目高质量建设注入动力,成为中巴友谊与技术合作的生动典范,为“一带一路”项目建设提供可借鉴的创新管理模式。